如何分配销售线索给销售成员?
摘要
从2022年6月21日开始,vika的来源于市场开发角色产生的MQL都可以自由认领啦,不再全部由SOM分配。 在过去的销售线索流转过程中,经常存在以下问题:
我明明忙不过来了,为什么还要分配线索给我?
咦!这个场景我不太熟喔,硬着头皮上。
这个客户的场景我非常熟,我去一定能搞定,可惜不是我。
啊?这个客户我熟啊,这兄弟在里面当领导。
......
首先为了解决以上种种问题;其次让最合适的顾问去为客户提供恰当的服务,最大程度解决客户的问题;最后,最大程度盘活MQL线索,实现产出最大化。 如果说之前的线索流转是“计划经济”,以后就是“市场经济”,发展方向必然是让整体内部交易成本越来越低。
另一个关键词,「游戏化」,像玩游戏一样做销售,你能看到销售战力分、抢地主等操作。
本文讨论的MQL线索是指来源于“客户开发团队”的线索,包括MDR、SDR、ADR或其他客户开发角色产生的MQL。不包括各IM平台市场Leads负责人自己录入的MQL,但其中主动提交至公海池供其他成员选择的MQL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。
1.原则
1.1 自由认领为主,被动分配为辅;
1.2 责权利统一,认领线索后承担相应责任,指标产出过低,将失去竞争力。
2.整体流程图
3.🟣S-KA-MAL的定义
建立S-KA-MQL名录库,新录入MQL自动遍历查询,当重名时,则自动为该MQL标记🟣S-KA-MQL。S-KA-MQL名录库包含以下企业:
- 世界500强
- 中国500强
- 中国民企500强
- 重点行业TOP榜
- 互联网&科技行业TOP100
- 游戏行业TOP 100
- 明确咨询专有云报价且接受20万以上模糊报价的
- 明确需要招投标的
4.线索制动领取方式
4.1 在「好好上钟群」,工作时段固定以下时间推送MQL消息
- 工作日全天共4个推送时间:10:00、14:30、16:30、18:00
- 非工作日如果有较紧急线索,会随时推送
4.2 「销售团队」成员跳转到「MQL公海池」在{认领线索}列写上自己的名字即参与报名
- 推送消息10分钟后,停止报名;
- 当只有你1人报名时,就你了;
- 当多人报名时,谁的销售战力分更高就归谁;
- 当销售战力分相等时,谁先报名就归谁;
- 由销售运营在{客服负责人}填写上归属成员。 (有列权限,销售成员无法自主变更{客户负责人})
5.销售战力分怎么玩?
5.1什么是销售战力分?
笼统地衡量销售人员的销售水平(模糊地正确),由以下3个指标加权计算得出:
- 上钟率:挂名EQL数 / 挂名MQL数 * 100% (质检发现上钟未提交录屏的将扣减相应EQL数)
- 赢单率:挂名成交客户数 / 历史累计MQL数 * 100%
- 平均线索单价:挂名成交TCV之和 / 挂名MQL数
挂名EQL数:当前自己负责的线索中已做过产品演示的客户数 挂名MQL数:当前自己负责的线索数(包含已成交) 历史累计MQL数:挂名MQL数+自己曾经负责过的线索数 挂名成交客户数:当前自己负责的已成交客户数(TCV须>1000元) 挂名TCV之和:历史成交客户的TCV之和(只认{客户负责人},不看其它销售角色)
5.2销售战力分怎么计算?
- 简单理解:
5.1中的3个指标越高,则战力分越高,反之就越低,所以领取线索前请三思。下面的详细算法可能会让你头晕,再此提醒,关注以上3个指标产出即可拉高战力分。 - 详细算法:
- 初始战力分:
5分(即挂名MQL数为0时,战力分为5分) - 当挂名MQL数≤10时
if((5+({上钟率得分}*0.55+{赢单率得分}*0.30+{平均线索单价得分}*0.15)*({MQL总数}/10)-{MQL总数}/10)>10,10,(5+({上钟率得分}*0.55+{赢单率得分}*0.30+{平均线索单价得分}*0.15)*({MQL总数}/10)-{MQL总数}/10))
- 当挂名MQL数11-20时
{上钟率得分}*0.50+{赢单率得分}*0.35+{平均线索单价得分}*0.15
- 当挂名MQL数21-30时
{上钟率得分}*0.45+{赢单率得分}*0.40+{平均线索单价得分}*0.15
- 当挂名MQL数31-40时
{上钟率得分}*0.40+{赢单率得分}*0.45+{平均线索单价得分}*0.15
- 当挂名MQL数41-50时
{上钟率得分}*0.35+{赢单率得分}*0.50+{平均线索单价得分}*0.15
- 当挂名MQL数>50时
{上钟率得分}*0.30+{赢单率得分}*0.55+{平均线索单价得分}*0.15
- 3个因子的算法:
- 上钟率得分
if(({🔺上钟率}/0.8*10)>10,10,{🔺上钟率}/0.8*10)
- 赢单率得分
if(({🔺赢单率}/0.2*10)>10,10,{🔺赢单率}/0.2*10)
- 平均线索单价得分
if(({🔺平均线索单价}/10000*10)>10,10,{🔺平均线索单价}/10000*10)
- 上钟率得分
销售战力分的计算周期?
- 以6月21日0点之后开始的数据纳入计算,这之前的历史数据不纳入计算。
- 实行赛季制,1年为1个赛季,每年春节后第1个工作日,销售战力分全员恢复初始分5分,上个赛季历史数据不纳入新赛季计算。
6.被动分配
6.1 进入被动分配模式,分配规则如下
6.2 被动分配的MQL,会出现在战力分计算模型中吗?
会
6.3 一条MQL多次被流回公海怎么办?
被销售主动流转至公海池>3次,则该MQL返回至线索人开发处进行二次开发。
7.挂名MQL二次流转规则
7.1 主动流转
- 新领取MQL的7天内,不允许主动流转
- 超过7天后,可以主动流转回公海
7.2 被动流转
符合以下标准的线索,强制流转回公海池:
- MQL领取后,30天内未推做产品演示的(线上演示必须上传录屏附件)
- KA-MQL,60天内未立项的(未进入SQL库)
- SQL库亮{小助手}亮红灯的
8.常见问题
8.1 新人的战力分怎么计算?
- 新人的初始战力分也是5,即0个MQL总数时,战力分为5
8.2 为什么不由销售人员自己直接在 {客户负责人}认领?
- 那样就完全变成了拼手速游戏,我们希望销售成员认真了解信息、评估匹配度后再决定
- 难以解决并发的问题
- 防止误触
8.3 SOM的工作变复杂了还是简单了?
- *变简单了,不需要对着线索上看下看左看右看,只需要按照战力分高低来执行,操作变得像文员一样简单。
8.4 🟣S-KA-MQL由谁来决定指派给哪一位销售?
- 由销售管理委员会集体决议,最终以委员长意见为准。
8.5 岂不是弱者越弱,没资源了?
- 如果MQL数量不够了,其实只是所有人都差一点点,还是一部分人不够的问题,结论都是该加大MQL索取数量。
- 如果MQL数量是充足的,做中小MQL,同样可以将战力分提高,销售战力分与绝对TCV值关系非常非常小。
8.6 MQL可以被主动放弃,会不会出现有价值的MQL无人跟进的问题?
- SOM需要时刻留意被主动放回公海池的MQL的数量与质量,如果被返回客户开发的MQL中,有价值的MQL超过一定数量,说明当前MQL数量超过了销售团队的产能,这是该扩大销售团队的一个信号。
8.7 有个指标是“平均线索单价”,ISR岂不是天然吃亏?
- 这部分权重只有15%,影响很小。
- 可以理解为,其它2个指标很大时,不会因为“平均线索单价”分不够而影响最终战力分。
- 还可以理解为,“平均线索单价”是为了在其它2个指标一致时,拉开一点点差距。
8.8 为什么统计已成交客户时,TCV必须>1000元才算数?
- 如果28块钱的TCV也算在内,其实是在鼓励一个不好的事情,不是在激发大家的善意。
- 白银版10人,最低1844元,因此选择1000为线。
8.9 历史线索总数怎么统计?
- 已经写好了自动机器人,小明出现在{客户负责人}中时,历史线索总数就会+1,但5分钟内取消,不会被+1。
8.10 为什么上钟率、平均线索单价的分母是MQL总数,而赢单率的分母是历史线索总数?
- 为了不鼓励大家出现“先拿再说,不行再放弃”,当小明频繁的这样操作,就会拉低他的战力分,他领取线索时就会三思而后行,激发善意。
8.11 开始执行时,这之前的历史数据算不算?
- 6月21日开始执行的话,这之前的数据都不作为战力分的依据。
- 未纳入统计的MQL,在本赛季成交了,也不统计,一切基于MQL数。
- 历史MQL在本赛季重新流转到了其他成员手中,则纳入统计。
8.12 为什么有赛季制、为什么赛季周期是1年、为什么赛季起始是以春节为界?
- 历史数据越积越多,小明的销售能力其实已经提升了,却很难快速的反应到战力分之中,赛季制给了他重新起跑的机会。
- 充分考虑到大客户的成交周期长的问题
- 中国人年的单位,是春节,年底付费说的是春节前,开年再说,说的是春节。
8.13 维格CRM能支撑这个流程吗?还需要做哪些CRM系统的调整?
- 太能了,维格表YYDS
- 建立S-KA-MQL名录库
- 专门搞个视图:公海池
- 各种列权限的设置
- 一些流转相关的字段与字段选项调整
8.14 被动分配给我的线索,我不想要,拉低了我的战力分怎么办?
- 每位销售都会被被动分配线索,是公平的
- 不想要时,7天后可以主动流转
8.15 战力分算法模型会不会迭代调整?
- 会,大方向不会动,指标选择、指标权重会微调。
8.16 为什么是每天固定几个时间点来认领线索?
- 如果每天一次线索评审会上认领,延迟太大,可能贻误客情
- 如果像目前的线索分配一样,来一个放一个,销售需要耗费精力来关注
- 折中方案,根据线索数量,每天3-5个时间点较为合适
9.软件操作
略